38
开展倒计时

【上海国际家居展】2025年智能家居行业:从设备互联迈向空间智能的变革

2025-07-29 06:41:25
  上海国际家居展了解到,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依托,借助物联网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前沿技术,实现家居设备自动化控制与智能化管理的系统。其核心目标是通过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,构建一个覆盖家庭全场景的智能生态系统,从而提升居住的安全性、便利性和舒适性。如今,智能家居已经从“单品智能”阶段发展到了“空间智能”阶段。传统的智能家居主要侧重于单一设备功能的优化,例如智能门锁的远程开锁、智能空调的温度调节等功能;而空间智能则更加强调设备之间的主动协同以及场景化的服务。
  


  一、市场现状:政策与消费需求双重推动

  
  (一)政策红利加速市场渗透
  
  上海国际家居展了解到,国家层面通过“十五五”数字家庭行动计划,明确提出新建住宅全屋智能预装率不得低于30%的要求。多地还开展了试点项目,将智能家居系统作为精装房的标准配置,并且给予每户最高5万元的补贴。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这一政策。例如,北京市将智能安防纳入老旧小区改造的清单,从而带动了区域市场50%的增长;上海市通过推广绿色智能家居政策,推动了低能耗设备的销售。此外,住建部推动的数字家庭建设标准,为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框架。
  
  (二)消费升级催生新需求
  
  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的需求已经从单纯的“功能满足”转变为“体验升级”。安全与健康方面的需求急剧增加,智能安防产品的渗透率(如人脸识别门锁、烟雾报警器)持续攀升。华为智选海雀智能摄像头Pro支持AI哭声检测功能,能够自动将报警信息推送至家长的手机。同时,智能健康设备(如空气净化器、睡眠监测仪)也因为后疫情时代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而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。
  


  二、未来趋势:从空间智能到智慧共生的范式革命

  
  (一)技术融合驱动主动服务升级
  
  上海国际家居展了解到,AI大模型与空间计算技术的结合,将赋予智能家居更强的环境感知与自主决策能力。例如,当厨房发生燃气泄漏时,系统可以自动联动关闭阀门,并推送报警信息;在夜间起床时,系统可以自动开启地灯并调节空调温度。此外,虚拟管家技术(如全息投影、数字人)将逐渐融入家居场景,为用户提供烹饪指导、健康管理等服务。华为实验室的数据显示,其6G通信与脑机接口融合技术可以使设备的响应速度进入毫秒级时代,空间定位精度可达5厘米。
  
  (二)市场细分与个性化服务深化
  
  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将成为市场的主流趋势。企业通过“前装 + 后装”模式,全面覆盖新房和存量房市场。房地产开发商与家装公司深度合作,例如贝壳旗下的“被窝家装”与海尔智家合作推出了全屋智能整装方案,2024年的订单量同比增长了150%。与此同时,下沉市场的潜力巨大。随着供应链成本的降低和渠道网络的扩张,智能家居产品加速向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渗透,定制化、模块化的解决方案将成为主流。例如,小米推出的“999元智能安防套装”,在三线城市的用户支付意愿高达65%。
  
  (三)绿色可持续与数据安全成为核心议题
  
  在“双碳”目标的推动下,智能家居行业正加速向低碳化转型。企业纷纷采用环保材料、推广绿色生产工艺,例如智能家电搭载场景芯片实现离线节能计算;光伏储能系统与智能家居联动,动态调整家庭用电策略。在数据安全方面,联邦学习、区块链技术被应用于用户数据的脱敏与加密传输。国家层面也在加速出台智能家居数据安全标准,明确数据采集、存储与使用的边界。例如,SwitchBot采用联邦学习技术实现用户数据脱敏,并通过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。
  


  结语:从设备互联到智慧共生的生态重构

  
  上海国际家居展了解到,2025年,智能家居行业正经历从“功能堆砌”到“体验重构”的质变。在技术层面,AIoT、边缘计算、多模态交互等技术推动设备向主动服务演进;在市场层面,政策红利、消费升级与下沉市场的渗透共同驱动市场规模的扩张;在竞争层面,生态化与差异化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。未来,随着虚拟管家、空间计算、绿色能源管理等技术的成熟,智能家居将深度融入社区能源管理、公共服务等领域,形成社区级智慧网络,最终实现“人 - 家 - 城”的智慧共生。
  
  来源:互联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