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造奖 | 柳冠中:让设计回归“为人服务”的本质


2025年,金造奖(Golden Creation Award, GCA)在上海正式起航。"金造奖"由金堂奖发起,依托CIFF上海作为独家发布平台,致力于鼓励那些为真实生活痛点提供创新解决方案的产品、在细微处彰显匠心的用户体验优化,以及敢于探索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前沿实践。





中国工业协会荣誉副会长
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
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
柳冠中作为中国工业设计领域的杰出代表,自创建清华大学工业设计系以来,始终强调设计的本质是解决问题,提出 “生活方式说”“共生美学观”,揭示设计与人和社会的深层联系;他视工业设计为系统工程,注重综合需求、技术等多维度,更以实践为导向,鼓励学生动手参与,培养创新与实操能力,其核心倡导的实用主义设计理念,直指设计应服务大众、解决实际问题,而非盲从市场,需洞见真实需求。


“金造奖”作为2025年启动的全球产品设计大奖,其宗旨与评审体系深度呼应柳冠中的设计理念。该奖项由金堂奖发起,以“定义设计价值,赋能中国智造”为初心,依托CIFF上海作为独家发布平台,采用“七维评审体系”,严选兼具美学高度与产业落地的标杆产品。
其中,“可持续性”维度聚焦材料环保与碳足迹追踪,“社会与文化价值”强调设计对生活幸福感的提升,与柳冠中倡导的“设计伦理”、“系统思维”高度契合。金造奖创新性地采用“学术+市场”双轨评审机制,既确保评审的前瞻性与专业性,又兼顾落地性与用户价值,这与柳冠中主张的“设计需连接学术理论与产业实践”一致。

作为金造奖评委,柳冠中的理念为奖项注入深层导向。他强调评审不仅是技术筛选,更是对设计伦理的考量,需甄选出“重构人与自然关系”的作品,这与金造奖“向实、向新、向善”的评选标尺相呼应。金造奖通过打通“图纸到客厅”的价值链闭环,推动家居产业从规模红利向品质红利跨越,正是柳冠中“设计驱动产业转型”观点的实践体现。其“事理学”方法论中“事在先,物在后”的核心思想,亦为金造奖参评作品的“问题解决导向”提供了理论支撑,引导设计师从用户场景与社会需求出发,而非局限于产品本身。

柳冠中教授的加入,不仅为金造奖带来学术深度与实践经验,更将以其“问题意识”重塑评审逻辑。当设计奖项真正以“实用价值”、“社会影响”、“实践创新”为核心标准,才能激励更多设计师跳出商业浮躁,用设计智慧解决时代命题——这既是金造奖的使命,亦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。


